nba马龙艺术图片(马龙的图像)

2025-05-20 30阅读

各位马龙迷们,为什么马龙的绰号叫“邮差”呢?

卡尔·马龙是因为他进入NBA后多年来几乎没有缺席比赛,就像邮差每天不论刮风下雨都会出现为你送信。几乎没有缺席过比赛以及每场比赛中都有20分左右的得分, 就像邮递员那样守时,所以外号 邮差,和斯托克顿挡差后,轻松的把球放入篮筐,就象把信送到人家的邮箱那么简单。

总而言之,马龙之所以被称为“邮差”,不仅仅是因为他从未缺席一场比赛,更是因为他那如同邮差般的职业精神和稳定表现。这种精神不仅赢得了球迷的喜爱,也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源于其职业生涯的特点 卡尔马龙在篮球场上担任的角色,使他赢得了邮差的绰号。这一称号主要源自他稳定且可靠的球风。在比赛期间,他通过精准传递和高效的进攻表现出卓越的团队合作精神,常常能在关键时刻扮演传邮的角色,将球准确地传递给队友完成得分。

在马龙的职业生涯里,他很少受伤,而且他的命中率很高,像邮差一样及时的将皮球送入“篮筐”,而且风雨无阻,他连续十年打出20+10的数据,无人能破。所以叫做邮差。卡尔·马龙(Karl·Malone),1963年7月24日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的萨穆菲尔德。前NBA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大前锋。

邮差是说马龙打球很少缺席,十几年如一日,就想邮差一样每天勤勤恳恳,按时报到,所有称为邮差!另外一个说法是:他的队友斯托克顿是传球大师,经常传出漂亮的球给篮下的他,马龙之需要简单的将球送进篮筐,就犹如邮差将信封收集那么般简单,所以称为邮差。

在马龙的职业生涯里,他很少受伤,而且命中率很高,他连续十年打出20分和10篮板以上的数据,总是及时的将球送入篮筐,如同邮差一般守时送件,并且风雨无阻,所以外号叫邮差。卡尔马龙1963年7月24日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的萨穆菲尔德,是前NBA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大前锋。

nba马龙艺术图片(马龙的图像)

1990年,卡尔-马龙场均31分,为什么无缘全明星首发?

但是唯独在1990年的NBA全明星票选中,卡尔-马龙折戟沉沙无缘当年的全明星首发,最终只是成为一名全明星替补球员。

乔丹压制马龙不仅是在总决赛当中直接击败,在常规赛当中也一样。马龙生涯有5次得分榜排第二,分别是88-92赛季的4连得分榜第二,和9697赛季,这五年的得分王都是乔丹,马龙即使在90年场均拿到31分,也未能在乔丹手中抢过得分王。

这个赛季他场场均砍下31分11个篮板,如果放在其他年份,这样的数据也是稳稳的得分王,但是乔丹在那个赛季更加变态,场均砍下36分,楞是比卡尔马龙高了6分,不得不说乔丹当时在赛场的统治力是多么可怕。

-88赛季,马龙以场均27分,排名第5位;总得分2268,排名第4位。88-89赛季,马龙以场均21分,排名第2位;总得分2326,排名第2位。仅次于乔丹,并开启了连续四年“得分小王”的历程。89-90赛季,马龙以场均31分,排名第2位;总得分2540,排名第2位,仅次于乔丹。

卡尔·马龙、斯托克顿是什么级别的存在?

1、卡尔马龙与约翰斯托克顿,这两位都是联盟超巨,NBA50大以及名人堂球员。这两位爵士队的玄冥二老,将挡拆艺术发挥到了极限,甚至也奠定了爵士队的灵魂。卡尔马龙,平举双臂亮相肱二头肌,是他的标志性动作。

2、斯托克顿无疑是NBA联盟历史上最伟大的后卫球员之一。他曾经连续第九次拿到了助攻王的称号,这个记录在目前没有人能够打破,在NBA联盟的历史上他的助攻数也排进了前五位。斯托克顿和卡尔马龙也是组成了犹他双雄,那个时期的绝世绝对是巅峰时期。

3、斯托克顿不仅个人技艺精湛,更与卡尔·马龙组成了著名的“黑白双煞”组合。这对搭档在赛场上默契十足,多次携手为爵士队赢得季后赛系列赛的胜利。他们的合作不仅创造了辉煌的战绩,更成为了NBA历史上的经典佳话。退役后,斯托克顿并未远离篮球。

4、卡尔·马龙:犹他爵士队的得分前锋/大前锋,以其强壮的身体、持久的耐力和精准的投篮闻名,是NBA历史上的得分王之一。约翰·斯托克顿:犹他爵士队的传奇控球后卫,以其出色的传球和组织能力,以及历史级别的抢断数著称。

5、卡尔马龙绝对算的上是历史级别的超级球星。虽然卡尔马龙的职业生涯并没有获得过NBA的总冠军,但是能够带领爵士队两次在总决赛上与当时巅峰时期的迈克尔乔丹进行总冠军的争夺。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令人敬佩的事情了。卡尔马龙整个职业生涯的总得分排在历史的第2名,仅次于湖人的传奇中锋天勾贾巴尔。

6、在一号位置这个上的防守水平应该属于顶尖级的存在,不但有出众的领袖能力和得分能力,在防守方面也有自己的心得。斯托克顿在防守方面有这样出色的发挥,除了他自己的个人努力之外,还要得益于当年爵士球队整体的阵容,卡尔马龙在防守方面给斯托克顿分担了很大的压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66体育-五大联赛足球视频直播平台66体育直播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